正月初一·恭贺新禧拜大年
正月一日是农历一年之元,一月之元,一日之元,所以称为“三元”;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,月之朝,日之朝,所以又称“三朝”;又因为它是个朔日,所以又称“元朔”。正月初一还有上日、正朝、三朔、三始等别称,意即正月初一是年、月、日三者的开始。
春节俗称过年,是中国重要盛大的传统节日,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、放鞭炮、贴春联、给压岁钱。隋代杜台卿在《玉烛宝典》中说:“正月为端月,其一日为元日,亦云正朝,亦云元朔。”
大年初一美好传统
开门炮仗
农历大年初一的凌晨,天刚蒙蒙亮,人们便起床了,家家户户件事就是争先恐后打“开门炮”,梆敲三更,响炮连天,这意味着开门大吉,也宣告新年开始。开门大吉先放爆竹,叫做“开门炮仗”。放三枚叫“连中三元”;放四枚叫“福禄寿禧”;放五枚叫“五福临门”;放六枚叫“六六大顺”……爆竹声后,碎红满地,灿若云锦,称为“满堂红”。
拜神
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,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庙里烧香祈福,以保一年的顺利平安。正月初一这天,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讲究的,先摆好酒和茶,事先要准备好鸡、鸡血、鱿鱼、猪肉等食物,鸡血要摆放在鸡身上。给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开始祭祖了。祭祖完后,红红火火新的一年就开始了。广州街坊会凌晨祭祖拜神,起床焚香、放炮仗,意为“抢春”。
吃斋
大年初一要吃斋,也就是吃素!古人有言,“一日持斋,天下杀生无我分”,新年天吃素,为新年天增添喜庆与祥和,预兆着一年的平安如意。“斋”与“灾”同音,而吃斋也意味着“吃灾”,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“吃掉”,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。所以有“年初一吃斋,胜过吃一年斋”的说法。
吃年糕
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国人的传统,寓意着“节节高”。湖南春节餐要吃“年糕”,意为“一年更比一年好”,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、白年糕,象征着黄金、白银,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。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群众,春节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,寓意可“生活甜蜜,五谷丰登”。
吃饺子
除夕、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,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。在除夕时吃饺子,取“更年交子”(来年交好运)之意,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。
吃汤圆
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,它的取意是:事事如意,全家团圆美满。大年初一这天,汤圆不叫“汤圆”,叫“元宝”,吃汤圆也不叫“吃汤圆”,叫“得元宝”。因为在家乡话中,常常将“闯祸”称为“闯了‘汤圆’子”。从形状上取其团圆、圆满之意,从味道上取其甜甜美美之意,从滚动的状态上取其做事顺利时间过得快之意。
喝“元宝茶”
所谓“元宝茶”,一方面是这里用的茶叶比往常提高一个档次,并且在家里的茶缸中添加一颗“金橘”或“青橄榄”来指代“元宝”,象征新年“元宝进门,发财致富。”二是因为茶缸上贴有一只红纸剪出的“元宝”,大致意思也不外乎“招财进宝”。
拜年
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,是人们辞旧迎新、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。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,初一早晨,晚辈起床后,要先向长辈拜年,祝福长辈健康长寿,万事如意。
压岁钱
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。在中国,关于压岁钱的来由,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,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,名字叫“祟”,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。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,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,这就是“守祟”、“压祟”,后来也称为“守岁”、“压岁”。
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,是辞旧迎新的天,是中华民族隆重、热闹、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--春节,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。新春贺岁喜庆气氛浓厚,内容丰富多彩,承载着中华民族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在这一天人们用放鞭炮、贴春联、拜年等献上真诚的祝福,一同迎接美好的新年,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好兆头。昆明复美白癜风医院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:一帆风顺财源进,吉祥如意万事成。
文章来源:正月初一·恭贺新禧拜大年